一0六學年度下學期愛育學校
正體漢字文化節「中學部演講比賽」
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贊助
2017年8月26日愛育學校第四週下午13:00,叮噹鐘聲響起後,中學部師生魚貫入座齊聚副堂,五位評審先生們也一一入座就緒。首先由教務楊主任報告評審標準,一是:內容充實、具體、觀點正確、鮮明佔30%,第二:形象、台風、儀態佔30%,第三:發音、感情、聲調、音調、節奏、語氣表達、自然流利佔40%。此次,國中組參賽者七位、高中組十三位,待主任報告後隨即展開了一場一年一度眾所期盼的演說競賽:
此次共有五大演講題目:
一.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:連阿敏、王宇韜、邱艷清、鄭苾珊、朱鈺婷、黃嘉豪。
二.我最在乎的一件事:黃嘉威。
三.環境與人類的生存:葛大維、李善美、林 昊、姜康康、張為心。
四.孝親與尊師:陳江捷、董永釗、姜莎莎、蘇雪怡、張育恆、何嘉雯。
五.造福、惜福、祝福:王冰欣、何欣玥。
這二十位學生的表現可圈可點,勇氣更是值得嘉許。以下為中學部教學組長呂碧霞老師感觸良多,一時興起所作的打油詩:
學生參賽極踴躍 摩拳擦掌備上台
演講台上超沈穩 台下引頸超期待
海外徵文題開講 字字句句扣心懷
比賽時間三分鐘 於焉脫穎出人才
五位評審也一一上台以其自身的經驗對參賽者加以肯定、鼓勵。評審中有:熱心推廣中華文化的愛育家長鍾順美女士(台灣大學畢業,目前為華文節目主持&製作人);兩位知名華人律師:古瀞之和黃韻秋女士(黃律師同時亦是會計師及代書);多次擔任僑界活動主持的陳秀芳女士,及何校長本人。
綜述前四位評審的講評:「恭賀大家在海外仍有學習華文這麼好的環境,和操練講台演說的機會!演講是鍛鍊自己對群眾的一種自我表達,能在合宜的機會中闡述重要的理念,進一步取得眾人對自己的認同。一旦操練多了,能增加自信心。此次比賽順序因校長授意臨時改變,由高中組先行上場,為能讓國中組的學弟妹們可以事先觀摩、學習。但高中組的學長們絲毫沒有因為臨時異動而抱怨,仍舊勇敢應對,為此值得稱許!深信,今後即便沒有演講稿,也可以從容地發揮自己臨場的應變能力及口語的藝術能力。」
「生活工作中『語言』是多麼的重要,恭喜每位同學都表現很好、勇於接受挑戰,真令人出乎意料;大多數在阿國出生長大的,西文肯定沒問題,但中文要好好學習、努力用功,前景一定非常美好!我們非常享受你們思想流暢的表達,在你們身上看到希望,每一次的上台都是為下一次上台做準備!務要把握當下、全力以赴,讓他人更認識自己、更認同我的想法:因為『我們的未來不是夢,要掌握每一分鐘,相信明天的我一定比今天的我更好!』」
最後何校長講評:「我們在學校裡到底在學習甚麼?老師要我們閱讀、背誦、考試、寫作業、發表文章....,這些學習的過程帶給你什麼收穫?或說今日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?除了語文更好的掌握,要知道現實的社會競爭和壓力是很大的,往往令人喘不過氣來,但一旦你知道『上台』、『操練』自我突破有多麼重要時,你就更應該在校園時期勇於接受各種學習和挑戰的機會!因為今日懂得把握機會學習、操練的人,相對地能夠有更多的自我提升,明日將會有更成熟的眼見、思維及表達的能力。演講比賽,即是在眾人面前操練自我表達,且學習思維邏輯的連貫、學習如何預備自己以便取信於人、學習正確觀點的資料蒐集與傳達,過程中能幫助你消化吸收新知,且更成熟地思考。有一本書叫做『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』。該書提供六種攸關世人所需要的關鍵性領導能力,它們分別是:
一.不只有功能,還重設計。
二.不只有論點,還說故事。
三.不只談專業,還須整合。
四.不只講邏輯,還給關懷。
五.不只能正經,還會玩樂。
六.不只顧賺錢,還重意義。
在生活、課業及工作中這些都是很實際雙重能力的展現,卻在演講上我們應如何應用其觀點?
1.演講不是只有內容、論點,還要懂得鋪陳、設計(設計宛如包裝),善用誠懇情感的流露,優質的表達技巧。
2.論點不是只有空洞的道理,還要運用編織故事的能力,帶領聽者進入真理,使之深刻領悟。
3.不僅有專精的論述,還須整合其他相關的重要觀念,使之成為顧前顧後全備完整的道理。
4.不只講邏輯,還給關懷....意味著:不只有理性,還要有感性,道理的表述需顧及眾人的感受及實際需要。
5.不只能夠正經地表述重要的論點,還要能讓聽者在輕鬆歡愉之際,產生娛樂效果,樂於接受正確的論點。
6.論點表達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自私的利益,而是為了彰顯存在的意義,讓聽者得益處,令人頗有:『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』的價值,導向『性靈滿足、鼓勵向上』的最終目的。」
「深信:在學校不但能『學會知識』,還要懂得『應用知識』;我們當追求這些能力的平衡,具備一位好領袖所應擁有的多重特質,才能成為社會的福氣、成為眾人的幫助!」
「此外,演講時謹慎口頭禪和贅詞,以及控制自己不發出不必要的單音,如:『嗯、那、呃、啦、啊』。發音需準確以避免誤會,例如捲舌不捲舌的問題:全球暖化或『卵化』;鑰匙或『要死』;一頭牛或『一頭流』;第四點還是『地勢點』;日本還是『率本』。為強化論點,應多運用切題的例證。.....瞄稿的過程中要有技巧,不要大動作,以穩定的聲調為輔助。不要受身旁的聲音、情況影響。要自然地以聲情、表情、動作,也就是以整個有感情的生命來表述,既然上台演講前已經全然透徹自己的論點,即便脫稿也能眼神有力四射、思緒清晰、侃侃而談......。」
比賽時雖分國中及高中組兩階段,但以總分最高的六位脫穎而出,其優秀名單如下:
第一名 八年級 黃家威, 第二名 十一年級 葛大維,
第三名 十一年級 何歆玥, 第四名 十一年級 陳江捷,
第五名 十一年級 王冰欣, 第六名 十年級 李善美。
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名的黃家威同學。雖然在去年的比賽中,因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,緊張過度而中途哽咽退場,然而挫敗、羞愧的經驗並沒有打倒他,反倒今年以最佳的表現於演講結束後備受師生及評審們的肯定,獲得全場久久不能停息的鼓掌及歡呼聲,正符合愛育精神:「活出榜樣、永不放棄、追求卓越!」校長以此例提醒在場同學們,為結束前的勉勵:「大家的表現都很優異,分數都很接近,也不應該以分數限定一個人的能力!....得獎者值得肯定、未得獎者值得鼓勵,以黃家威同學為例:『沒有真正的失敗者,只有自限疆界的人!』」
六位獲獎學生與評審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阿根廷教會附設愛育學校2017/8/26